温莎华人网
彩虹屋顶
BC Home Renovation装修
汽车房屋保险汤景文
持牌电工 张先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温莎华人网 - 温莎华人中文门户网站

 找回密码
 注册

是时候醒醒了,所谓 “融入” 的美国梦

2017-10-11 04:02| 发布者: leedell| 查看: 70| 评论: 0|原作者: 佚名|来自: 华人网

摘要: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青年导师们,都在苦口婆心地把“融入主流社会”“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传递给留学生;也几乎每个中国留学生都有一个“融入主流社会”的美国梦。许多人用自己的行动去追求着“融入”, ...

在美国,几乎所有的青年导师们,都在苦口婆心地把“融入主流社会”“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传递给留学生;也几乎每个中国留学生都有一个“融入主流社会”的美国梦。许多人用自己的行动去追求着“融入”,期望无论是在职场还是平日生活都能如鱼得水。我赞赏每个人对成功渴望、对周围环境的正能量和为之付出的种种努力。


然而,我对重复一遍又一遍告诫年轻人要不惜一切代价追逐“融入”这个人为虚构出来的“美国梦”感到深深厌倦。身处异国他乡成就梦想,虽然有自身心态和奋斗的成份,但外界大环境的影响绝对大于我们的预估。在强大的透明天花板以及有形的墙面前,哪怕使再大的劲,“融入”二字经有多么地渗透心灵深处,也无法改变。

未经认真审视的盲目融入,让我们见识到太多的失败,太多的头破血流。


美国:熔炉 沙拉碗 还是 鸳鸯锅?

曾经有许多人用“熔炉”(melting pot)来概括美国,从一个过于乐观的角度来形容美国社会的开放性和容纳性。然而,美国各个群体的现状,并不是一座熔炉。各种族间的交流频繁却并不紧密。地图上星罗旗布的族裔社区就是一个佐证:西班牙城、中国城、韩国城、越南城、小意大利……各个种族自发形成的社区泾渭鲜明。对此隐性种族隔绝的现象产生了一个新的词汇:沙拉碗(salad bowl):每个种族就像是沙拉中的不同的原料,靠的很近,却实则互相独立,间隙分明。甚至在某些地方和场合,可以用“鸳鸯锅”以形容美国不同族群间疏离的关系——偶然有一些“翻墙”或是“客串”,大多数时候辣的不辣的各归一边。

迄今为止,没有任何一个群体真正了美国的主流社会。占据了政、商、媒、文各界顶层的犹太人,却在圣诞节夜寻找餐馆[1];黑人们的口音就像他们的爵士乐一样一直拥有独特的旋律;人口数量大有超过半数的Hispanic们[2],说的话更是颤舌的;更不用提其它的少数族裔……任何群体,哪怕再努力,也会或多或少与“WASP主流社会”[3]们有着这样或那样的区别。“融入”作为少数族裔,或者多数族裔,都未曾实现,也并不需要实现。


“非主流”才是主流

什么是美国主流?美国的主流不是橄榄球、酒吧、或是轰趴——仅仅一小部分年轻单身的生活方式,无法大多数人更无法代表全部。那些在酒吧里和老美聊橄榄球谈笑风生,就标榜自己已经“融入主流”的人需要清晰意识到:真正的“主流”们并没有时间下班之后在酒吧里面hang out,而是忙着接孩子回家。然而在我们周围,有相当一群人在被一种自己描述出来的“主流图景”驱使:频繁泡吧、“hook-up”、以交到白人男朋友为傲,甚至夸张地崇拜美国的一切:毫不犹豫地将自己原有东亚特性和文化加以否定……这一系列西洋镜足矣用“邯郸学步”概括。总之,“融入主流”不过是一场幻影。


那么,难道这个国家没有主流了吗?真正意义上的“主流”,并非限定于某一特定肤色种族语言文化或者生活方式。所谓“主流”的前提是“主心骨”,也就是自我意识、自我尊重、自我奋斗。民权运动之前,黑人并不是主流,但他们在被歧视的时候敢于抗争,终换来了全社会的认可。Hispanic(一部分人俗称“老墨”)们没有任何“融入观”,他们西班牙语照讲,Tacos照吃,Samba舞照跳,却一样凭借大量的人口赢得美国社会的重视,西班牙语已经成为事实上的通行语言。我们华人,可以和别人长得不同,口音可以不用那么纯正地道,可以晚上而不是早晨冲凉,可以是一名geek,可以不会摇滚或者是橄榄球……但只要我们是正直努力的人,应该就有资格和所有人一样挺起胸膛,不用因为自己有着莫须有的“弱点”而自暴自弃。从这个角度上讲,游离于WASP生活方式之外的“非主流”们,才是真正的中流砥柱。

“移民国家”:真实的谎言

说它作为移民国家的“真实”是因为,它的确是由移民构成的,包括WASP们自己都曾是这片土地上的客人。说它是“谎言”在于,那些先前占稳脚根的老移民对于新移民的态度并不那么友好。表面上看,美国是一个移民社会各种族并存。于是有人误人为美国是一个“开放|公正|平等|融合度高”的社会。事实并非如此,率先到达美国的恰恰是一批以保守为象征的清教徒,奠定了新大陆的DNA。以后,《排华法案》作为在美国通过的第一部限定特定族群移民的法案,早早将华人排在了歧视链的最底端。 图:1869年美国太平洋大铁路通车典礼上难觅作出巨大贡献的华工踪影 从对印弟安人的屠杀到黑奴贩运,从“黄祸论”到排华法案,从日裔集中营到麦卡锡主义,从李文和到陈果仁[6],从H1B限额到绿卡排期……这个国家自诞生之日起,虽然号称“移民国家”,却与媒体所宣传的“开放公正平等”大相径庭。


伴随着中国近年来的经济增长,虽然华人受的“歧视”越来越少见,但“敌视”却丝毫未减少。“中国威胁论”由“专家”提出,经媒体渲染,又在普通民众间形成一个自增强自反馈。“Kill all Chinese“的笑话更是堂而皇之地在公共电视节目上播出,且是出自孩子之口。


事实上,拒绝“融入”封闭排外的恰恰是“主流”WASP自己。统计显示,75%的美国白人在被要求列出“好朋友”时将非白人排除[7]。这也就意味着,你的好朋友中没有白人,并不是你将大门闭上。有读者会反驳:“你看我周围的白人对我就很友善很有修养啊”。可是你想过没有,职场是什么?职场就是他哪怕背地里给你穿一万个小鞋当面都会给你微笑问你“How are you doing?”的地方。其实,这就是统计学上的一个survival bias。那些心态本来就开放的白人的交际圈里面的少族族裔绝对不止你一个。因此“我有一个打招呼聊橄榄球的白人朋友”这一事实,无法对“大多数WASP交际圈封闭”形成有效的反驳。


职场:“竹子屋顶” “粘黏地板” “水泥墙”

如此大环境,职场概莫能外。“玻璃天花板”不但存在,而且是一个美化的称号。“玻璃”蕴意着透明度,而职场更多时候是不透明的,高层的动向很多时候是在小会议室里秘密讨论。用竹天花板[4],黏地板sticky floor[5]或者用前文“水泥墙”的描述更贴切一些。


在纽约的顶级法律公司,associate级别的亚裔最多,但却有着最低的晋升为partner的比率[NY]


在硅谷,尽管有三分之一的软件工程师是亚裔,但湾曲25个最大公司中亚裔只占据了6%的董事会席位和10%的企业高管席位[Bay] NIH有21.5%亚裔科学家,但只有实验室主任或同等级别只有4.7%的亚裔。[NIH] ……


亚裔中不乏在纯粹的“美式”教育文化的代言人,之所以有如此海量的现象,责任恰恰在于美国的公司治理体系和整个社会的文化,而不在于求职者。有很多隐性的歧视,并没有得到公众的警觉。比如“身高歧视”:美国成年男性中只有15%的身高在6尺(1.83米)以上,CEO群体中却达到了58%。——这也一定程度上解释了为什么马云出现在中国而不是美国。类似的,没有人会告诉一个上升通道被阻断的亚裔:“因为你是亚裔,所以我不支持你当CEO”,但会有一些更冠冕堂皇的借口,比如“Cultural Fit”,“缺乏领导力”等,导致亚裔被系统性歧视的问题并没有得到注意、重视,更不要说解决了。


为何总监大咖们将“融入”奉为圭臬?

答:的确我们可以看到:无论是网上还是在我们周边都有很多身居显赫要位被留学生众星捧月的大咖,他们在以身作则地扮演着“融入”的传教士。但你只要稍加推敲就能明白:这些身居显赫职位的华人高管们,往往拥有着卓越的资智、业务能力、社交网络。而他们这些爆表了的技能值,远远在他们的职位、薪酬和前景之上。凭借他们的这些条件,假设身处一个不受“融入”紧箍咒束缚,并且不受排挤的公平环境下,他们绝对会占领更高的地位取得更大的成就。简言之:“Those winners made it in spite of the cliché, not because of the mantra.”


另外,成功的大人物的言语,有太多时候被公众误读,而大人物又不可能有时间向公众作出进一步的解释。马云最近在香港面对年轻学生道出:“淘宝网许多的货物并非‘假货’而是网货”——只要有人没有真正读懂,误以为淘宝上假货只是“个例”——到头来吃亏的只会是那些人自己。马云不会给误读的小白们所损失的支付宝余额买单;那些职场大咖也断然不会给误读的留学生所损失的心态、时间和宝贵青春买单。


有关“Out Of Your Comfort Zone”

社会学家将人的认知分为三个同心圆,由内而外分别是舒适区、拉伸区、恐慌区,并且提倡:只有愿意体会尝试新事物时的尴尬和不适的人才能成长。

图:人类认知的三区理论 “融入”经的布道士们,大多会在“融入”后面加上一句“Step out of your comfort zone”。在他们眼里,年轻留学生的以中国人为主的社交圈是封闭的体现。然而,这主张被如此过多地引用,已经产生了将手段与目的相混淆的副作用。走出舒适区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有更好的事业,过上更好的生活。当美国“主流”们把自己的圈子封闭起来自娱自乐的时候,没有必要让自己受委屈削尖脑袋挤入“主流”的圈子。傻子才会去做有cost没benefit的事。退一步议:留学生背井离乡离开父母,国内好吃好喝的世界,来到广袤的大农村,受签证语言文化生活的阻碍,已经算是步出了comfort zone踏进了stretch zone。在这个前提下,更进一步的“往外走”,无异于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非理智。


既然“融入”从一开始就不应成为目标,可为何有如此多信徒视《融入经》为绝代真传?

答:公众的认知并不永远理性。在中外信息不对称,加上初出校园的青年人正处于人生的转折期,更容易受这样那样的心理因素(人性弱点)所干扰。


一个因素是很普遍的wishful thinking。人们总是愿意相信那些“听起来很美”的事情,并且对那些指出残酷事实的人不那么友好。从古代的“讳疾忌医”的齐桓公,到当年批判预言股市崩盘的股评家的满仓散户,那些给出美好预言的人,或者给真实世界裹上一层糖衣的人,都容易在短期内获得更高的声誉。身处异乡奋斗的年轻人,何尝又不希望能有一片平静的港湾?于是,在“世界大同”,“人人平等”的感召下,很多人将美好的幻想与残酷的现实相混淆。一旦发生了混淆,那些鼓吹“融入”的人,自然也被捧到了“人生导师”的位置。


第二种是在经历迷失后的产生的混淆困惑:们从小到大一路经历过竞赛、中考、高考大部分的选拔和成功都是在“单人模式”下所定义。如此浸淫在单人模式下,已经在我们的大脑里深深地烙上“没有达到目标是因为我的努力不够”这个线性定式的印记。我们每个人(包括我在过去)如此专注于这个定式以致于忽略了运气、互动、外界的成份。我们曾经天真地认为:“GRE/GMAT考高分,或者多发一些paper,或者GPA年级第一,自然而然在工作岗位上会一路高升”,但事实并非如此。我们也曾经认为美国是一个“公平公正公开,酒香不怕巷子深”的社会体系,但事实也并非如此。复杂的现实将我们天真的心灵重置回原点。在现实洪流的激荡下,留学生们就像一叶单薄的小舟,在迷航中寻找出口。突然有一天,听到有人宣布:“你之所以失败是因为你不够‘融入’”,我们便会不顾一切地向着“融入”的方向满舵驶去。殊不知,越是努力驶向“融入”,就越难逃脱迷茫的旋涡。


既然“融入”事倍功半南辕北辙,那么我们应该怎么做?有何建设性建议?

有一些人,包括一些培训机构认为:我们必须从行为上表现得比白人更“白”,(在意识到自己的行为有一些sterotype的亚裔特征后,有意识地骄“枉”过正),但残酷的事实让我们不得不意识到,这么做根本行不通。只有创新性地逆向思维才能让我们进一步前行:与其吃力不讨好,不如不再否定、隐藏或抛弃自己的特点,反而将其视为资源和强项而加以利用。目前美国社会的上层建筑尚被白人牢牢掌握。华人久攻不下,不如以退为进,先从建设华人社区或与国内结合相着眼,再适当扩大影响力。这与当年“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有异曲同工之妙。


我们周围不乏正面例子:有不少同龄人在CSSA和其它团体中得到历练,而华人社区的活动经验和领导力恰恰是找工作中的加分项;有CS专业的学生从立足中国留学生社区为起点,建设了一个涵盖租房二手等信息的“华盛顿学生网”,在经历了华人社区集聚效应后,其网络效应开始向外界辐射;也有人专注于中美之间的文化教育交流,其晋升空间远比起传统意义上“美国公司工作”更广阔;另据称,Apple公司的供应链管理岗位,“懂中文并且能经常去中国出差”在录用环节是一个很大的加分项……


当然,建议终归是建议,听了建议照做不见得能100%成功,因为成功需要你本人执行力的辅佐和外界运气的配合。建议的作用是让你事半功倍。但反过来,如果继续走“融入”路线,做出太多不必要的用功和损耗,那么到头来只会是事倍功半头破血流。


跳到更高的层面来看,每个人都有基本的自由权,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和交际圈的自由,没有必要委屈求全。从更进一步的个人和职场发展来看,通过展示提升自己专业技能表达能力,并注重团队建设——而不是一味地对白人文化谄媚——才是得到周围人尊重认可的唯一有效途径。改变华人在美国社会和职场的弱势地位需要长期努力。我们最紧迫的任务就是团结,以自尊自助自主的全新面貌树立形象服务社区成就大业。

(腾讯网)

最新评论

时代商务
 葡萄酒,冰酒,农副产品:Iris Liu
甜蜜婚介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招租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手机版|Archiver|温莎华人网

GMT-4, 2024-5-19 19:35

Powered by Discuz! X3.4 Licensed

© 2001-2013 Comsenz Inc.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