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6634|回复: 1

专家推荐:3个方法帮你远离淋巴癌纠缠

[复制链接]

3409

主题

150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积分
62
比特币
2820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3-1-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马蹄手机资讯

持牌电工 张先生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11月16日,有“中国版高木直子”之称的漫画家熊顿因非霍奇金淋巴瘤去世,时年30岁。这条令人悲伤的消息在当天晚上20时54分,由她的友人发布在熊顿的微博上:“项瑶,我们亲爱的熊顿,已于今天17时25分离开。感谢这么长时间以来大家对她的支持与关爱。愿她在天堂还像以前一样快乐,安好。”之后这条微博被网友大量转发,震惊之余,网友更以乐观平和的态度表达纪念之情,他们相信,天堂里不会再有肿瘤君。
5 c( {% z9 Y: W- U: Y
# a4 Q9 A) {. v+ D3 ]$ a+ h武汉有名19岁的美发师小伙子已经确诊为T淋巴母细胞白血病,当地医生提醒频繁接触染发剂者须特别警惕。有报道称,染发与癌症之间确实“有关系”,只是染发的风险究竟有多高,与癌症之间的关联度有多大还无法明确。医生提醒,在明确两者关联度之前,应当尽量避免、尽量少用。2 C- x+ A5 T2 ]" T  t& }$ X

/ `7 a; Q. {# x. R7 |) Q淋巴瘤好发于中年人 全球发病率排名第九
$ F8 ^1 J7 O% c: m
5 g. ]4 B! I' h' V) d. h据罗荣城教授介绍,现在通常所说的“淋巴癌”,医学上其实被称为“淋巴瘤”。恶性淋巴瘤根据其病理特点分为两种:霍奇金淋巴瘤和费霍奇金淋巴瘤,其中费霍奇金淋巴瘤发病约占中国淋巴瘤患者的80%,成为发病率增长最快的血液系统肿瘤,而霍奇金淋巴瘤只占15%~20%。
- v6 ~) n) O( G  e' H0 A) }! P" i
3 F: w9 n! u' U罗荣城教授说:“任何年龄都可能得淋巴瘤,但主要还是以20~40岁人居多,40岁是霍奇金淋巴瘤的发病年龄高峰。”我国经标准化后淋巴瘤的总发病率男性明显多于女性,城市发病率高于农村。目前全球恶性淋巴瘤发病率越来越高,且呈低龄化趋势,其发病率已跃居第九位,每年以4%至5%的速度增加,已成为临床上十分常见的肿瘤。罗主任还详细的介绍了我国淋巴瘤发病比例,现在在我国,淋巴癌的发病率约为3.5/10万,新发患者每年约4.5万人,死亡人数超过2万人。
; W: K2 Y. |& V" ]5 f
0 l) b; X) n1 `& y淋巴癌高发是由哪些因素引起的?
6 @* Q8 ]# v5 j! n9 m/ O! R) v4 Q; @
主观因素:1、一个人的性格因素。一个人如果太争强好胜,会加重身心的负担,从而身体各种免疫力就会降低,因此,淋巴瘤发病的几率就会高。2、周围朋友圈和家庭圈子是否祥和也是淋巴瘤发病的一个重要因素。如果周围圈子感情融洽很祥和,那么得淋巴瘤的几率会小很多,反之,几率就会大很多。3、个体的生活习惯。一个经常熬夜,睡得少的人患淋巴癌的几率高。另外,吸烟等也可能导致淋巴瘤发病几率增高。8 M; G  e+ y' k- s  o. r

8 p3 f1 |1 B4 U  f; Z1 z- Q客观因素:1、淋巴瘤目前确切的病因尚不明确,但其发病常常与病毒感染有关。如上呼吸道的EB病毒,T细胞病毒,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2、长期情绪压抑、过度紧张、压力过大导致机体免疫力低下,也可能成为淋巴瘤高发的因素。3、罗荣城教授特别强调灯光因素对淋巴癌的发病影响。经过国际的一项调查得知,光污染是一种严重的致癌因素。因此,罗主任建议人们最好关灯睡觉,一方面有利于身体健康,另一方面也节约资源。4、长期普遍接触化学物质,如砷、苯等化学物质可导致淋巴癌发病增多。5、免疫缺陷、环境致癌物、电离辐射等也可能是导致淋巴癌发病的病因。
+ z( m7 l' w+ V' ^. U: w. @" f( F( d0 F
! D1 S/ m) b) `9 A( g- L, s: k6 O遗传的倾向性:罗教授说:“遗传性与遗传倾向性有明确的区别,遗传倾向性是指孩子从父母基因中遗传得来的一种易感基因,这种易感基因更容易发生某种疾病。某些肿瘤具有一定的遗传倾向性,如果父母都得了某种肿瘤,那么子女得这种肿瘤的几率就会高于那些父母没有得这种肿瘤的人群。但淋巴瘤目前还没有明确的遗传倾向性。”
# p" P2 }$ a  h& t( j% O3 c$ ~淋巴瘤容易被误诊 四方法提高确诊率
# ^! G: \& W6 R1 G
) j5 E% V, H7 g. }淋巴瘤发生在人类身上任何部位,体表淋巴结、纵膈、咽部、鼻腔、腹部、胸部、皮肤、骨髓等等,所以在临床上容易出现误诊。面对我国高发的淋巴瘤现状和复杂的发病部位,罗荣城教授主要介绍了四个方法提高淋巴瘤确诊率:1、临床特征。临床特征主要是无明显原因的进行性无痛性淋巴结肿大。2、病理活检。病理活检是恶性淋巴瘤的金标准,也是淋巴瘤分子分型和个体化治疗的重要依据。恶性淋巴瘤有很多亚型,目前它的分类已经从单纯组织细胞学分类到结合免疫学表型、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特征等阶段。各个不同的亚型治疗的策略和方案不一样,所以根据其分子分型不同选择不同的个体化治疗方案是当今最好的医学模式。采用流式细胞、免疫组化、FISH和基因检测等技术达到准确分型是取得好疗效的前提和保证。3、影像学诊断。CT、MRI、PET-CT、超声内镜等对了解肿瘤侵犯部位程度、临床分期、疗效观察和发现复发病灶都有重要意义。4、实验室检查。血常规、尿常规、骨髓功能和骨髓象、肝肾功能、肿瘤标志物等。
9 A4 E* i$ V! p' b: l. D" G. I- c' T
淋巴瘤无早、中、晚之分 只有低、中、高位之说
4 B/ [0 v+ V, e: U: F' i
4 Z* c! r# r- Y, Q“淋巴瘤的分期没有早、中、晚之分,只有低、中、高位之说。”罗荣城教授如是说。淋巴瘤不是一种局部的病,而是一种全身的病。淋巴瘤治疗最怕的是治疗无反应,治疗出现反弹。罗荣城教授给我们举了一个反弹的病例:中央电视台著名主播罗京不行患了淋巴瘤,他的预后指标Ki67高达70%~80%,这种分子分型预后很不好,他经过骨髓移植后刚开始疗效很好,但没多久病情就出现了反弹,就是因为反弹,才导致了罗京出现无法挽回的地步。4 W5 J7 {! @* O+ [% u7 a3 `( X

! j2 [! t% D% c( Q  W2 u9 F9 K罗荣城教授还介绍了淋巴瘤分位的几个主要高危的指标:病理分型、分子分型、肿瘤病灶大小及侵犯范围、对治疗的反应、结外器官是否侵犯、年龄和肿瘤标志物(乳酸脱氢酶)等。罗荣城教授称,如果淋巴瘤出现上面多个指标就是高危型淋巴瘤,越高危就越难治疗。反之,出现越少,就可能是低危型淋巴瘤,预后越好。另外,60岁以上的人得淋巴瘤是比较高危的淋巴瘤。9 ?* `8 l6 Q; h6 J4 k3 h* c  @
% L# J/ D0 x% X1 U9 Q
淋巴瘤可治愈 但不同类型治愈率不同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3409

主题

150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积分
62
比特币
2820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楼主| 发表于 2013-1-1 22:11 | 显示全部楼层
罗荣城教授特别指出,淋巴瘤可治愈。但是不同类型的淋巴瘤治愈率不同:1、非霍奇金淋巴瘤(HD):淋巴细胞为主型最好,5年生存率可高达90%;淋巴细胞削减型最差,5年生存率低于30%;Ⅰ、Ⅱ期5年生存率大于90%;IV期5年生存率31.9%;有症状者较无症状者预后为差,儿童及老年较中青年差,女性治疗优于男性,有细胞增高、淋巴细胞减少、低血红蛋白、低白蛋白情况者预后较差。2、非霍奇金淋巴瘤(NHL):病理类型较重要,弥漫型淋巴细胞分化好者,6年生存率61%,弥漫型淋巴细胞分化差者,6年生存率42%;淋巴母细胞型,4年生存率30%。淋巴癌治愈率和生存时间除了与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分期有密切关系外,还与PS评分、对治疗药物的反应、治疗策略和支持治疗强度密切相关。总的来说,进展期的恶性肿瘤患者主要以全身化疗为主,5年生存率可达30%~85%不等。
. n4 X" i0 A% c3 r) B8 |" z' ~1 x. b/ Q' \6 a& r" X& e
淋巴瘤化疗和生物化疗效果可达到最好 , [5 r( v* U" N- e6 S2 i$ U8 d

: w( ~0 u7 Y# ^7 [因为淋巴瘤发病原因多样,发病部位也多样,所以淋巴瘤的治疗也是一个多样化的选择过程。需要对症下药,才能起到较好的疗效。一般来说,化疗或生物靶向治疗联合化疗的生物化疗模式是淋巴瘤的首选方法。
/ Z4 `8 s4 Z6 g# E. N, @" |8 h# k! s$ p, z0 u
罗荣城教授称,正是因为淋巴瘤是一种全身性疾病,手术往往不是淋巴瘤治疗的首选治疗,所以必须要严格控制手术指征,尤其是对于那些手术治疗的患者有许多需要注意。罗主任还提醒那些对于有手术适应症的患者,术后也应根据不同细胞分型或分子分型来选择化疗、放疗、生物化疗等不同的综合治疗方案。同时,也要重视强化治疗和维持治疗,以防复发,还要密切随访定期复查,以及时发现肿瘤的复发,及时给予干预,改善患者的生存预后。罗荣城教授最后指出,对于CD20阴性的淋巴瘤患者,利妥昔单抗就没办法发挥作用,仍需要采用化疗等综合治疗方案。生物靶向药物也并非没有副作用,利妥昔单抗发生的最严重的毒性反应的概率仍有10%,不容忽视。另外,生物制剂大多价格较昂贵,这也限制了生物制剂的普及应用。
5 p8 Q4 I& e& U5 @PART4面对多发淋巴瘤 三级预防远离淋巴瘤纠缠" h$ k5 C( z( }8 |, j; ~
9 f, b3 }  R) S
罗荣城教授介绍称,近年来,随着医学模式转变为“生物—社会—心理”模式,我们可以从社会、心理因素两个方面着手预防淋巴瘤的发病。社会因素主要包括环境问题、经济条件、生活水平、医疗卫生条件、社会福利水平、生活事件、疾病认识程度、社会支持及人与人情感交流水平等。心理因素则包括患者的认知、情绪、个性特征、应对方式等。% e1 l/ I& C2 I3 V
# J) B& `, S5 x: A1 L
罗荣城教授认为肿瘤的预防分为三级,淋巴癌预防也要启动三级防护:
, b) t. G0 ^2 q* r% k/ D( x2 Y8 Y1 Y+ V) L
一级预防:主要是病因预防。病因预防第一是要避免接触那些已知的可能导致恶性淋巴瘤的病因。比如避免接触苯砷等化学物品。农药、避免接收X线辐射源,治疗幽门螺杆菌,避免感染HIV等等。病因预防第二是要保持良好的心态。当今社会生活压力大,心情郁结,不懂自己减压是诱发各种疾病不可忽视的因素之一,因此,对肿瘤而言,保持乐观开朗的心态能够一定程度上远离疾病缠绕。疾病预防第三是医院方面。医院应该对老百姓多进行发病治病的义务宣传,使人们对肿瘤早期临床表现有所了解,提高警惕性。发现问题及时就诊,提高肿瘤早期诊断率,也可以增加早期干预和治疗淋巴瘤的机会。
" c6 Y/ \* x; ]( ]* I
! C  U' J* E  H二级预防:“三早”预防。三早即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是防止或减缓疾病发展而采取的措施。淋巴瘤发病病因不完全清楚,因此要完全做到一级预防是不可能的。淋巴瘤发病是多种因素长期作用的结果,因此做到早发现、早诊断并给予早治疗是可行的。罗主任介绍主要可以采用普查、筛检、定期健康检查等方法实现早发现、早诊断和早治疗的效果。) h8 u* C: Z, n! y; c8 M

, [/ s7 M* S5 n5 \7 z3 }( L9 x, w; C三级预防:临床正规治疗。三级预防可以防止伤残和促进功能恢复,提高生存质量,延长寿命,降低病死率。主要是对症治疗和康复治疗措施。
$ s! O/ N' @  o% J
6 j  n2 W% h, x罗荣城教授特别指出,三级预防是促进健康的首要和有效手段,也是现代医学为人们提供的健康保障。建议患者要积极的利用起来,远离淋巴瘤和其他癌症的困扰。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温莎华人网

GMT-4, 2025-5-6 17:46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