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回密码
 注册
查看: 5832|回复: 0

常吃水煮鱼 健康受到哪些伤害

[复制链接]

3409

主题

150

回帖

0

精华

正式会员

积分
62
比特币
2820
威望
62
注册时间
2010-9-10
发表于 2011-4-10 21:3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金马蹄手机资讯

持牌电工 张先生

心理热线

新客户广告位
更多广告请点击
中文黄页
你是不是很喜欢吃水煮鱼?几天不吃就觉得浑身不舒服?你已经中了水煮鱼的毒啦,到底吃水煮鱼会给健康带来什么影响?吃鱼后身体又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y$ v# |- R: z8 Z8 l8 j
猛吃水煮鱼的健康隐患:
, Z9 b# N0 ]9 k2 M+ O! K1、辣椒超多:强烈刺激消化道。
+ p6 A6 H  S' A8 |6 }一般人都知道多吃辣椒会使人燥热、上火。而水煮鱼中放入超量辣椒。
; H9 B# I; R+ k0 m: W2 X& O0 K* L导致的隐患是:对消化道有强烈刺激,严重的会使消化道出血 ,或者诱发溃疡。还会造成大便干燥。导致皮肤生成深部脓疮,影响面部容貌。 
0 E8 |/ ^0 h' _- p  b- ]: `. f. `$ c4 o: @; k: d5 A
2、口味浓重:刺激味觉神经易让人上瘾。( F# b1 s" S5 ?/ n  i9 ^; \
水煮鱼浓重的麻辣口味,大大刺激了人的味觉神经,唾液、胃液分泌增多,胃肠蠕动加速,使人兴奋。3 J4 b( ?, @) U- }1 n
导致的隐患是:使人的味觉疲劳,产生依赖感,越吃越上瘾。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人会隔三差五 吃一顿水煮鱼的缘故。. k, ^. q* v1 H1 K7 t8 I3 W& Q' O

; k. c9 F8 Q, Q. A6 M. Q3、配菜单一:营养不均衡。
$ F3 }- s2 x3 Z2 A  T, H- E水煮鱼特有的口感,容易使人们在食用的同时,忽略了对其他食品的摄入。水煮鱼中的配菜单一,除了鱼肉,蔬菜常只有豆芽一种。长期食用,导致膳食营养不均衡。
! d+ p4 `& f/ \! F" @6 ~# w导致的隐患是:配合麻辣的鱼肉,大多数人会过量饮用可乐、啤酒,一方面觉得过瘾,一方面也可以减轻麻辣感。但这些饮料,都是人体不宜过多饮用的。可乐中的糖分含量非常高,含有咖啡因 等刺激性成分。啤酒饮用过量,内含的酒精使人的肝脏负担加重,造成脂肪堆积,严重的还会得脂肪肝。; S. i) u. r7 k* P, s! ~7 j0 {

' j4 r! Y# Z+ P+ D; s$ P4、用盐过量:影响血管健康。& ^- ^6 W9 L5 t% K& g9 Y
正常人体每天对盐的摄取量应为3~5克,但水煮鱼中盐的用量远远超出正常标准。/ d- v5 q3 G& i5 O' e; b3 V+ a- H
导致的隐患是:过量食入盐易造成身体水分增加。过多的水分如不能及时排出体外,会导致手脚发胀,体重增加。女性在经期食用水煮鱼会加重水肿的情况,容易产生疲倦感。过量食入盐容易让人产生紧张情绪、血压升高,还能影响血管的弹性。# }2 x1 j: U" l
+ \6 U% T2 e# k, d2 l
5、用油多并且反复加热:破坏营养,人体脂肪摄入过量。4 g4 Y6 u0 [& ?# {9 w! {9 x; i
油中含有大量的热量和脂肪,食用过量,人体的脂肪含量也会随之增加。每人每天摄入30~50克食用油脂(包括食物中的油脂含量)即可满足肌体的需求,不宜摄入过多。烹制水煮鱼所用的油不仅用量多,而且反复加热。4 E. D; ^2 l: l- o+ n' w: D7 o
导致的隐患是:过多摄入油导致人体脂肪摄入过量。破坏了鱼体内的营养成分,人食用后无法正常吸收所需的营养物质。
$ j. r" m* ]; m9 b/ R0 Q* I3 ~! m" Q( _* A
吃水煮鱼的健康Tips:
" M2 u5 d/ P' X$ ~; @) J4 K6 Q, u  [1、吃水煮鱼会导致第二天排便不畅,那是因为太辣的缘故,这时最好多喝茶 ,如果有萝卜可以吃一些来通气。
6 z; [8 F- A! r( @5 C& a" O2、勿过量食用水煮鱼,特别是那种隔三差五便要来一盆的"上瘾"者更要注意适可而止。/ p! }- t" x- q8 x1 E# @& ~. P
3、吃水煮鱼后的直接后果就是嗓子疼,上火,因为这些食物主湿,易生痰、生热。应该配合菊花茶化解一下,若在冬季常吃水煮鱼,每天至少应喝1000毫升的水来缓解一下火气。5 X, e+ E) C. g5 u* \& ?
4、水煮鱼是高蛋白、高热量的食物,虽然天气渐冷的季节吃一些高能量的食物有好处,但要注意搭配蔬菜、水果,免得造成维生素缺乏。
友情提示: 请千万不要登入陌生网站输入QQ号和密码,以防诈骗。
联系我时,请说明是从哪儿看到的,谢谢。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

本版积分规则

广告合作(Contact Us)|关于我们|小黑屋|Archiver|温莎华人网

GMT-4, 2025-4-6 22:39

Powered by Discuz! X3.5 Licensed

© 2001-2025 Discuz! Team.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