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不仅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还会使血管中的粥样斑块变得不稳定,严重时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发生。不要等到患者半边身子不能动了,才急急忙忙去医院,从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造成瘫痪,甚至危及生命。2 i+ m" ?% [5 |" R) o
; ]' [, w+ L- q) I1 f
* B5 A% v$ G5 Z) `1 s* s- g) g* X
3 U+ J* D- u) Y4 k1 x从来没有哪一种疾病能像脑卒中一样,瞬间就可能让人失去生活的尊严:口眼歪斜,四肢麻木,甚至瘫痪在床…什么是脑卒中?简单来说就是中风,是指脑血管阻塞或破裂导致的脑损伤,也就是常说的脑梗塞或脑出血。 
这种病冬季最猖獗全球每6秒就有1人死于它(供图/华盖) 6 n# m$ M) O. q7 g" i
受访专家:, O: d! W9 U% i! _6 H( z
著名心血管病专家、医学教育家胡大一7 a a3 m' r/ U& \
北京天坛医院副院长王拥军
$ ^) }2 _9 z! P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武剑
. U' S* k. ^* M9 v$ o: x5 t年轻就不得卒中吗? 7 H6 H$ O8 O1 \) R, p5 W
很多人觉得,脑中风是老年病,我年轻,祖上又没有这样的病,我血压也不高,生活很注意,每年都体检,所以我肯定不会中风。4 |7 z% y4 B6 n, h8 v8 L; M
建议你先看下面一组数字:
D9 N" r9 q+ v! v8 d7 W1 t/ j每个人的一生中有1/6的机会罹患卒中;
0 H6 z) u. z5 y) R, @全球每6秒会有1人死于卒中,每2秒钟会有1人发生卒中,并且不分年龄和性别;
" Y/ D2 W0 Z% \! f5 E" Y9 c全球每年有1500万人发生卒中,600万人死于卒中;$ \5 E% C4 b: k @; L9 w5 z
全球有3000万卒中患者,大多数因此而留下残疾。& {. J7 `- ?% S
有调查显示,北京市18岁人群健康期望寿命仅为40年。也就是说,如果一个人活到80岁,预期只有60年的时间是健康状态,后面的20年都是带病生存,这其中影响最大的疾病就是卒中、心血管病、癌症等。
2 P9 x! D% J6 l( Y/ O在人的一生中,任何年龄都会得卒中,它的发病不分性别和年龄。中国卒中的发病平均年龄是66岁,比美国白人早10年。
/ u; u* {, G2 q/ K. H4 ~+ G# b V其中,小于45岁的患者已接近全部患者的1/5。而且,大多数脑卒中患者发病前都毫无征兆,不到1/3的患者有短暂性缺血发作的历史。
$ W- a* D V- E6 _7 J, l从名人案例中找教训6 K* \" C: Z" T7 X4 ~$ h6 ?
下面,通过这3个名人脑卒中的案例,看看从发病到死亡,究竟发生了什么?% Z& K. z& L5 l% k% @
第一列宁
' ?7 O1 F2 f' ~0 y5 B% Q列宁51岁的时候第一次突发脑卒中,那时非常热爱且善于演说的他,开始说话不清楚。7个月后,卒中复发,无法正常去办公室,被迫搬回家工作;10个月后,卒中第三次复发去世,时年53岁。# X5 o( L4 S" K% g$ o t- t
经验教训. Q. s' S0 j7 w4 N" }0 A8 i
列宁的中风史提醒我们几点:) _0 q- n! F! C9 P3 K: C
一是中风并不是老年“专属病”,任何年龄的人都可能发生,中年人卒中风险也很大;2 b/ F' N* Q+ D) }- h4 P' n
二是在中风之前,很多人已有亚临床病变,如列宁有高血压等,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一旦出现病变,发生中风,就容易偏瘫、失语;6 ^. `. F+ I. I$ c
三是中风每复发一次,就意味着向死亡迈近一步。列宁第一次得病后,没有注意二级预防,终因复发遗憾离世。( }( q* a& |, Y! r! m* L
第二沙龙
, a) \ @2 T' L' z) U: J" P6 u2005年6月,他第一次中风是缺血性的。当年12月再次中风,经检查发现是心脏造成,他的心脏跟常人不同,左右心房是相通的,加上不爱运动,导致静脉血栓脱落,一个简简单单的伸懒腰,血栓流进了脑子里,发生中风。# r& A3 ~0 w1 n& I, [ P2 U: p
2006年1月4日,在等待心脏修补手术的前一天,再次突发大中风,后一直昏迷,直到2014年1月11日去世,终年85岁。9 F+ ?; v9 w" D. B/ e5 Q! R% `
经验教训( m# M5 i9 d' f% g
通过分析沙龙的中风,我们会发现,心脏先天不良、有心脏病等心脏因素也是导致中风的重要危险因素,约有20%的脑卒中患者因它造成。心脏方面有问题的,应积极治疗。' t' |, K9 W3 B. w5 A$ `
第三司徒雷登
. s5 s7 }# `* t; K他曾出任美国驻华大使。后来在那时的中国,他被评价是“帝国主义走狗”。但回到美国,美国人又说他是“红色政权的走狗”。他两头堵,当年12月份,司徒雷登便中风了。8 I. p/ ?, _. U0 B9 b5 ~$ k" K6 g
经验教训
7 T( Q0 X3 B) X% J4 J司徒雷登有高血压,不过一直控制得还算可以,但心情长时间压抑,是导致他中风的重要原因。焦虑、抑郁、心情不好,很多药也帮不上忙。
) x+ A$ {: L0 ~7 m/ P* X通过这3位名人的例子,我们不难看出,有脑卒中等疾病的一定要及时治疗。在我们可以调整的行为因素方面,除了保持一个好心情外,及时戒烟、适量运动、健康饮食非常关键。# G: W' p7 t6 H2 [' B4 N* P* o; L2 v9 j
7条标准守住“卒中大坝”
* H' ?3 v9 ]' k: q3 d5 i _冬天正是脑卒中高发的季节!寒冷刺激会使患者交感神经异常兴奋,导致收缩压及舒张压上升。: v) p. u- f; J- U2 f
/ A) D1 m6 x o. k$ F这不仅心肌耗氧量增加,加重心脏负担,还会使血管中的粥样斑块变得不稳定,严重时诱发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发生。以下是脑卒中的常见五大危险因素:
" Y# t% c2 K5 @& e7 h, _' _高血压,糖尿病,胆固醇水平,心脏病,吸烟。' U. Y: g$ G# V3 \
胡大一总结出了7条防卒中理想健康标准,包括3个行动、4个指标,对青少年、中年人都适用。" L/ _9 s, T0 l- O9 @ |
3个行动分别是,不吸烟,少喝酒;每天坚持有氧运动;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3 F. S% p1 U2 W
4个指标是,血压、血糖、血脂、体重要达标,并尽可能推迟需要通过药物控制的时间。! E9 e3 u, B; E; _
达标标准诸如空腹血糖保持在6毫摩尔每升以下,男性腰围要小于2.8尺,女性腰围要小于2.6尺等。大家可以自己试评估一下,千万别丢失了这7条。. P) x6 |# B0 S
快3步判断脑卒中
; F& s/ F }3 D2 ]' W# i/ s* C卒中患者如果错过抢救时间,可能会落下终身残疾;如果治疗及时,则有可能完全恢复。所以,一旦怀疑自己发生脑卒中,要及时进行评估。7 C) v! F- z* c' i# e
可以使用“面、臂、说”测试法(即Face、Arm、Speak-Test,简称FAST):
6 i6 A3 }# J: m) Q面(Face)———照镜子,看半侧面部是否有下垂或肌肉张力丧失的表现,包括麻木、嘴歪、流口水等;" ^/ T$ U& u& E0 n( y
臂(Arm)———闭眼伸直手臂30秒,如果已患脑卒中,一只手臂会缓慢下移,或一侧肢体握拳无力、手臂麻木;
3 Z# u7 j5 O, K9 \% u说(Speak)———讲话是否含糊不清,能否回答简单的问题,例如,你在哪里,贵姓,今天是星期几等。1 q3 y7 l/ w1 |3 P; D
急救时,千万别做4件事
8 O- j/ r7 p" ]通过上述测试,如果初步判定自己是脑卒中,要迅速去就近的、有救治能力的医院接受规范治疗,以免耽误最佳治疗时机。
! ~4 E5 j% S. L( }0 D+ v但是在这个过程中千万别做这四件事:
# k- @- X6 ~) s/ d8 V乱吃药。很多卒中患者会出现吞咽困难,如果自己吃药或家人强行喂药,很容易使药和水呛入肺里,不仅会引发呼吸问题,还可能造成吸入性肺炎,极为危险。 b9 v: b0 G6 H4 ], O+ i
仰面平躺。突发脑卒中的人容易发生呕吐,平躺会使呕吐物误吸入气管,造成呼吸道梗阻危及生命,还容易使患者的舌根后坠,堵在嗓子眼造成窒息。正确的方法是,让患者头部偏向一侧或侧卧。- {& ?3 Y6 ~" h8 [# ], b/ X
& I: ]( d! W" t G e随意挪动患者。随意背抱患者,容易导致呕吐,最好等待专业医护人员进行挪移。等待过程中,要让患者保持安静,尽可能地安抚患者,以免情绪紧张升高血压,加重病情。: \! a5 [% E/ D7 t+ _% V' J$ g
掐人中。很多患者会感到呼吸困难,需要大口喘气,此时家属不要掐患者的人中,否则会导致其嘴部闭合,影响呼吸。
# g% E: v9 {; \' a↑正确措施. G( T6 }* K$ D4 E
一旦发现家人或朋友出现脑卒中,要立刻拨打急救电话,同时平稳放置患者,可以侧卧,若要平躺,应将其头偏向一侧,并垫高头部。) q* X" [1 u5 ^% d
安抚患者情绪的同时,解开其衣扣,如果患者有假牙,最好拿下来,防止误吞。8 ^5 ~/ l. Y1 i7 j1 D" H0 R
记住患者发病时间,脑卒中的黄金治疗时间是发病后4~5小时,在此期间内救治能将危险降到最低。 不要等到患者半边身子不能动了,才急急忙忙去医院,从而失去最佳抢救时机,造成瘫痪,甚至危及生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