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G8 K& A+ q1 V1 o$ G& R 3 X6 X9 G2 r, m7 _& x7 |+ Y
2 h* n6 u2 e' a% Z& m4 B8 G# L
, g6 f* Y. B& d. w/ `% _. ]今年11月,我的大女儿来到了成都华德福学校三年级。之前她没有过正式上学的经历,所以没有和这么多同龄孩子相处的经验。在这个孩子近8岁半时,做为父母,我们料想到她需要增加和同龄孩子相处的经验,所以来到这个班。
7 J* I7 W! N' O0 F4 b
- b, v. u; ~5 k, U之前也会料想到困难,但当真正经历时,还是有些措手不及。
6 J5 s7 v1 u- Q! F# v" a
) \' K* \$ e6 p; ] T( K, ~女儿在学习上的困难不突出,比较突出的是社交上的困难。在压力之下,有一些小事的发生让我们感到意外,甚至不能接受。所以,我们向老师和家长们寻求帮助。9 M( N* ?/ F" g v
/ a5 o: }* e4 e3 w! Q0 q& o$ q" C当我和主班老师谈到女儿这个阶段的困难时,老师指出是我们成人给予孩子的理解和接纳不够,并且内心有所期待,而孩子是正常的——当听到这里时,我控制不住地哭了。我的哭既是因为心疼自己的孩子,更是因为自己的成长不够,没有跟上孩子成长的脚步,因此不但没有帮助到孩子,而且还给孩子制造了困难。
5 }3 G6 |/ S" W
: \( |, d! l" @( j做为成人,我们总是以为自己已经足够努力,自己付出的已经足够多,所以,在无意识下,期待和压力随之而产生——这时,我们会发现我们并不省心,孩子并不是我们内心深处期待的那个孩子,于是,我们和孩子都将不在常态,必然会有事情发生。
' i+ `2 r1 _ L! L2 `
% P7 `% S6 ]+ ^: S1 ]当我和老师沟通后再回过身看自己的孩子,发现她当下所有的表现都是那么地正常——这都与她先天的气质类型有关,与我之前的带养方式及现在的接纳程度有关。所以,最终我们发现,孩子没有问题,有问题的真的就是我们成人。
8 i) V5 w6 ~# F" G8 h, x# [# M
/ f2 B( X0 D d4 q! R D在我为此一次又一次地寻找“解决之道”时,我发现,除了自己改变,没有另外的路。1 [8 j1 r7 S# l1 p$ R: u
, o% g: Y& E9 l3 p何为教育?教育就是永不停息的自我成长之路!
/ c# k6 G& ~0 w, ]3 }7 M1 M5 x+ j
1 F0 `7 b1 {# k; q* }9 H1 i接纳自己,接纳孩子,不断地学习和成长——这就是为人师为人父母者带给孩子的教育!% ]1 Q( o: y- b; d1 f9 G
7 e( v6 ^1 B& ]
当经历了最难过的日子后,我没有停止思考:为什么在这个当下,我们来到了这里?
) g4 J% u2 U. [ q ; U. c! z" K# Q% d9 Q( e
我想起五年多以前,自己辞职做幼儿教育,不久走上了华德福之路……几年来,我一直学习在成都,工作在重庆。而今年,我为什么选择与成都与华德福更深层次的链接?在一次次往返成渝两地时,在我和我身边人的关系因为女儿的事而有所改变之时,我忽地明白:是女儿,又一次引领我,走上更快的成长之路,是我,需要更进一步地成长。9 y! _0 G+ m% g; d2 \& w
E2 s; u* K8 W$ o- Q
是的,选择做父母选择做华德福家长和选择做为华德福老师及华德福教育机构的创办人——这都不是偶然,因为,是自身内在的需求在引导我,我需要通过这样的方式去改变去成长。% w& H V# s; L8 G! ]
2 |' {; j- [1 t& D( u* `' h8 @
教育必须从内发生,否则向外的求索没有意义。
9 f: v9 r8 Z: f/ A& A * u* i9 y& E# i
“所有的教育其实都是自我教育,孩子在环境中教育他自己,身为老师,我们只是孩子环境中的一部分,我们必须尽可能让自己成为最好的环境,因此孩子可以教育他自己,协调他自己的命运。”斯坦纳先生如是说。选择成为父母,诚然亦如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