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比特币
- 2820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当你帮助孩子理解并掌控自己例如愤怒、沮丧、困惑等等情绪的时候,你其实就是在帮助培养他的情商。好的情商,能让孩子得到一份更好心态和情绪控制能力,能帮助他更好地处理日后复杂的社会关系。1 B! i( A8 S: K5 D' o2 T: B
3 g( ^% [; S: x$ s0 i有时候,他们像个快乐天使,简直这个世界就是他们的游乐场;有时候,他们又像一头发怒的小狮子,一会儿哭一会儿闹一会儿扔玩具甚至想咬人……在两三岁这个年龄,父母们需要面临的主要问题,从喂养转向了教育。而如何帮助孩子学会处理他们的情感,如何帮助孩子建立一种健康的情感意识,这对于孩子的一生来说,可能比学儿歌和听音乐更为重要。* J- I4 J- F: v9 d# }' l1 [+ B# N: e. H
8 v, c3 H3 A8 F R% |
给孩子真实的、同情的倾听
; b- R! Y& Y. y5 e1 B8 y& U
! l# O2 K* }* s( ?. {“妈妈!”显然是有些不太高兴的小波坐在一堆玩具中间喊,“妈妈!你来!”刚刚送走姨妈和小表弟的妈妈,一边收拾屋子一边应答:“啊?什么事?”“我不喜欢表弟!”妈妈知道小波是嫉妒了:“别那么小器,宝宝!妈妈今晚给你做红烧肉!”妈妈瞬间消失在厨房在嘈杂声中。那天晚上,爸爸妈妈一直奇怪,为什么小波一口也不吃他最爱的红烧肉了?谁也没想到,这是小波感到被“冷落”的直接结果。
: ]8 `) d. K) A# U; d
+ K+ S: r5 r- M0 }当孩子向你倾诉他的感受的时候,你要用你的同情给他一种像照镜子一样的感觉,让他求得抚慰的小心灵得到最充分的理解、重视和体恤。1 n" E" [2 `. g" U. u
: I( ]% ^# h$ ^
如果你知道他是因为嫉妒表弟分散了大人对他的关注,那么,你就替他把心情表述清晰(因为两三岁的孩子并不一定能把自己心里的感觉用语言表达清楚),问问他是不是这样。如果他表示同意,你可以告诉他:“是的,妈妈也许在一天之中对你的关注有些少了!”然后,用一些你生活之中的例子,告诉他,你能理解他的感觉。告诉他,当妈妈小的时候,如果姨妈跟着爸爸去了公园而自己没有,就会觉得不高兴;告诉孩子,自己也喜欢爸爸妈妈把全部的注意力都放在自己身上。你真心实意的理解会告诉孩子,每个人都可能有这样的情感或者情绪,而他们最终都会度过这些。
+ b0 o$ V% _% U$ N
- T: ^1 W4 {2 J帮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感0 V" L1 o- p" N& V& Q6 q! }+ K( z
& N+ P9 T; `0 e+ X) l) @3 b爸爸一个不注意,正在滑梯玩儿的飞飞就大哭着朝他走过来。“怎么了?”爸爸不明因由。“摔了!”看着飞飞磕得并不严重的腿,爸爸想给他一个男子汉似的鼓励:“没事儿!这点儿小伤不算什么!”“小朋友推!”飞飞哭声渐大。“这……”爸爸虽然有点儿心疼,可还是希望自己的孩子不要丢人,“没――事儿!没事儿!”飞飞的哭声更大了!哭声引得大家不禁注目飞爸,飞爸自觉丢人,只好没有好气地拽着飞飞就回家了。结果飞飞一直一直哭,哭得全家人的心都慌了……
( p+ Z/ `# S( H" {* ^% q- ]
" i/ w! Z4 R) z* H& _: s: [5 a) L$ V, s
5 M: a7 [# m# f" W, u5 v两三岁的孩子由于掌握的词汇太少,并且对原因和结果之间的关系理解甚为简单和有限,他们常常并不能很明确地描述自己的心情和感受。当他自己都被这种情绪困惑的时候,他就会无所适从。5 _8 m! J8 M1 B8 a, y
: ?1 t( n* T# Q! k4 I' u因而,你要帮助孩子去建立一个有关“情绪词汇”的累计。比如,他跌倒了哭了,你问他“是不是很疼?宝宝磕破了,挺疼的,所以哭了!是不是?”孩子“疼”了。被小朋友推倒,不仅腿磕破挺疼的,还会有委屈的心理,这时你要告诉孩子:“你是不是觉得被小朋友推了一下,觉得有些委屈,所以心里难受?爸爸理解你!不过,大家一起玩儿,难免磕碰,一点儿小伤,男孩子要坚强!要大度一些!爸爸给宝宝加油!”这样一来,孩子不仅安慰于你了解他的“痛处”,也能明白自己之难受,是因为心中的“委屈”,同时得到了爸爸的理解和支持,并且也在尝试着学习什么叫做“坚强”。
" f& \1 [, F( ?' S) `: O% \
" n* r0 t% D5 f) z; t 在具体的冲突上教给孩子处理情绪的方法
- E! Z. l% U# h0 y- {+ S+ Q8 v. i! c
( g0 e6 K* k7 C, Z; S* z“讨厌!!”辰辰忍不住朝着那个总是给他捣乱、踩碎他沙土饭团的小朋友大喊道,“讨厌!”辰辰怒不可遏,看起来真有上去揍他的冲动,可他心里更多的是委屈、是心疼他的“饭团”,而当然,他也有些惧怕那个不讲理的捣蛋鬼。辰辰气得,气得他站在那儿狠狠地盯着那个小朋友,他气得除了喊“讨厌”也不知道自己究竟应该做什么了……
* V% L$ o3 n' _: a: g! i / g- x3 y* T: F5 U9 @. w- i
当冲突使孩子达到了一种情绪的极限时,父母此时最该做的,就是帮他解除这种紧张的状态,并且,利用这种具体的情形,交给孩子正确处理情绪或者解决问题的方法。* H P N b/ [8 z# _5 ]
! h7 a" @7 k3 Y' z9 y! b, [
安慰并问问孩子:“是不是他踩碎你的饭团,让你很难过?很生气?可是,你也不能打人,因为打人是一种更不好的行为。那么,你自己觉得你应该怎么办呢?”两三岁的孩子毕竟太小,他们自己不知道应该怎样了。美国的愤怒控制专家Lynne Namka建议父母接下来可以这样做:先尝试让孩子检查一下自己的腹部、下巴和拳头,看看它们是否都是紧张或紧绷的,如果是,让孩子深呼吸,使这些部位放松,把那股怒气呼出去。之后,让孩子严肃并且大声地把他的不满说出来,比如“我好不容易弄好的饭团,他老给我踩碎,我简直气死了!……”孩子在这样的发泄中,能够明白:我的情绪是有着这样一些正常的逻辑的。它使孩子不会更加被自己的情绪所困扰。同时,加上你的分析和讲解,孩子也不会把这种愤怒当作反击或打人的正当理由了。
3 z4 o% i! l" e 3 y9 h0 \0 r- ?* R O- r
父母自检:我是如何掌控自己的情感的?
: p3 Y0 k1 T% w, n$ E7 f
& z3 w1 `/ O3 N, ^一家人坐在一起讨论西西最近以来的表现:遇到自己无能为力的事情了,就哭哭啼啼;遇到自己不满意的事情了,就大发脾气;那些让她耿耿于怀的事情,她总是念念叨叨、不忘于心……突然,大家彼此想望,若有所悟――妈妈跟爸爸吵架了,就老是在西西面前哭;爸爸工作上的烦心事带回家,常常会就一丁点儿小事发火;奶奶呢,整天嘀咕着谁家的老太打牌没有叫她……; ^8 E! f, z ?
% t: ~% [; m$ l. D; [! |( }9 h
! S1 l+ k/ }) _ Q1 O0 B) O( _* e7 x* h* c* p3 p ~! m6 W& a0 W
孩子是一面镜子,他在很大程度上反射着家庭成员的性格、素养、习惯以及整个家庭的文化。当然包括你们每个人的情商反应。
/ m4 V/ z# k& J6 {! Y' v: Q/ [ ) r9 o$ N \2 c2 Y
在你因为孩子做错事情而生气时,尽量用“你这样做(具体的事情)简直太让我生气了!”的话,而不要说“你太讨厌了!太让我无法忍受了!”这样,孩子就明白,你是因为他的做法不满,而不是针对他这个人。一定要尽量避免这种会伤害孩子自尊自信的话,同时也避免给孩子“针对人”而不是“针对事”的一种影响。2 g; L/ B e7 g/ Y+ U! s' \
! \0 b: I' S; a0 m而另一方面,父母也存在隐藏自己的情感的情况。明明是不开心,也不说明白,表现得反常奇怪并且爱发脾气。这也会给孩子造成困扰。最好的方式就是,告诉孩子,让他能感受你的情感,同时看着你是如何度过情绪的难关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