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比特币
- 2820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盛夏渐近,连知了都叫得欢。炎热高湿的气候、猛烈毒辣的阳光、防不胜防的蚊虫,还有繁殖迅速的病菌,造成皮肤病高发。皮肤科专家介绍,夏季最爱滋扰人群的皮肤病包括虫咬皮炎、日光性皮炎、夏季皮炎、感染性皮肤病四大类。
. y- B _9 e& U: M/ e
3 g* x( N) r& h+ c0 i; i专家提醒,皮肤病外用药要根据皮损性质选择,急性期最好溶液湿敷,忌软膏、乳剂通用;激素药膏仅对应湿诊皮炎,忌用于真菌或病毒感染、结核性皮肤病,尤其是面部皮肤病,一旦乱用皮质激素霜,色素沉着“手尾长”。; `% O4 z5 R0 V* t3 v: W B. ~
* n+ Z0 X9 \ _1 G z0 D1 W8 H/ B
常见皮肤病一:虫咬皮炎
9 A B1 N. F% ?2 c1 R9 b& n" r; ^ W2 W# I4 m
严重时可加服抗组胺药物2 y7 C' i" ]& E
4 p' t, P# l% N' G: H0 g, m
蚊子、毒蛾、毛虫、螨虫、跳蚤等节肢动物,叮咬人类皮肤,引起炎性皮肤病,又可称丘疹性荨麻疹。 W* m# k* u" F. M. i9 V9 G
' w |. C7 F$ C; a9 X1 U' M0 i发生虫咬皮炎,首先是千万别搔抓,以免感染。病状较轻者,可外用止痒药膏或药水,如清凉油、风油精、花露水等;如症状明显,可加服一些抗组胺药物,如氯雷他定、酮替芬;万一出现感染症状了,要加服抗生素,及时就医。. [5 a1 S# P* j( d; ~
' i# p0 b5 S( n, ]' t5 Y
虫咬皮炎应以预防为主,因此,久放的衣服、被褥,在使用前要拿到太阳下暴晒;少去林木繁盛花草多的地方,野外工作、外出旅游时,在林子里、草丛或潮湿处,最好穿长袖长裤,减少皮肤暴露,或在皮肤暴露处涂抹驱蚊液等防虫药物;家庭定时杀灭螨虫、臭虫、蚤、虱等。- q- K% Y- u G
常见皮肤病二:夏季皮炎$ l+ ]1 O1 }7 |2 w6 w. c3 f
. T5 W2 V( e3 x# g
中年肥师奶好发 {. R, y6 d; e# L
7 g. s5 |* n7 g! o夏季皮炎,是由于高温闷热环境引起的热性皮炎,多发于高温工作者。因为炎症奇痒难忍,患者搔抓,往往抓出条状抓痕、血痂,消退后留下色素沉着。需要提醒的是,中年偏胖女性好发夏季皮炎,这可能与她们爱出汗,又穿闷气、不通风的衣裤等因素有关。- v+ V J- v2 @9 R, D
. e' N# j% C+ V$ E发生夏季皮炎,先用干净凉水冲洗患处皮损,用炉甘石、痱子水等洗剂清凉、止痒及消炎;瘙痒明显的,可以洗剂与皮质激素霜交替外用,或加服抗组胺药物。必须注意的是,患者要注意补充水分,平衡大量出汗后体内电解质;面部皮肤不能乱用皮质激素霜,否则色素沉着“手尾长”。此外,中医还建议饮用五花茶、清毒饮等清暑解毒茶饮。% e# v( E5 V A
& _& T+ B" n. M
皮肤科专家特别提醒,细菌、真菌不是引发夏令皮炎“元凶”,不可乱用抗生素、抗菌药,否则易诱发皮肤过敏。出现皮肤瘙痒症状后,可常用偏凉水洗患处,切忌为了止痒而用热水、盐水烫洗。如果夏令皮炎急性发作,非常难受,倒不如用0.9%氯化钠溶液、3%硼酸溶液浸湿纱布,拧至不滴水,湿敷患处救急。8 E- q7 k4 M; @6 B' U& o4 M( i- T
! [7 |0 @0 H; E在预防上,医生建议,尽量保持身处环境通风散热,皮肤清洁干燥;夏季穿衣首选透气性好、吸汗、样式宽松的棉布衣服;多喝水,稀释汗液里化学成分浓度。
" m" O2 I# K( B2 e7 l) g& Z常见皮肤病三:感染性皮肤病* S9 z) T+ Q& o% m+ G8 b( C1 b
; X( ]% j3 @; @; ^, p; L
儿童及糖尿病患者最应小心 `4 F( d2 d( {* |8 v9 U# \
& ?& y% v/ M6 p) ]气温较高、湿度较大的夏季,最容易促进真菌、细菌的繁殖生长,并且感染人体而导致皮肤病。其中,最常见的是手足癣,花斑癣等各种癣病、汗斑等,如果有皮损,再与真菌感染患者在公共泳池同游、共用拖鞋或浴巾等,可引起交叉感染。治疗上,原则上是外用药物(软膏)为主,如果皮疹严重,还须同时口服抗真菌药。
! L. _' w/ d8 E3 e
2 _ r. R0 g$ a5 ?最常见的夏季细菌感染性皮肤病,当属脓疱疮、毛囊炎、疖肿和丹毒等,多见于儿童和糖尿病患者。儿童患痱子、湿疹、虫咬皮炎等瘙痒抓损,或出现外伤后,化脓菌趁机而入,此时,可用3%硼酸溶液、2%碘酒、0.9%氯化钠溶液等清洁伤口,外用新霉素、莫匹罗星等杀菌、止痒药物,并保证每天至少给伤口消毒换药一次。, g( ^. u* B/ E8 z; W3 @' z
. Q, {2 t& E- B. [7 t
糖尿病患者夏天最易出现皮肤红肿,随后向褥疮发展,小伤口可用棉棒蘸上2%的碘酒局部涂抹,大疮面可用纱布蘸满2%碘酒塞在伤口上引流,能不包扎就不包扎。糖尿病患者的高血糖是霉菌的培养基,因此足部易生脚气,甚至感染到腿部、会阴部、手、头部。一旦出现霉菌感染,务必做好皮肤清洁,用肥皂或碘伏清洗手脚及有感染部位,勤换袜子,勤晒鞋,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治疗霉菌感染的霜剂、酊剂或口服抗霉菌药。
! K W% M2 Q _/ f! }特别提醒:3 f! G' s% f/ g% B5 Y, W n; J! ~
' @% p' g, R3 h1 s
皮肤病用药要对症还要用法对
! p7 \' G3 c' F; {; X+ e% q
! m+ u4 v0 F9 {/ `# u4 t广东省皮肤病医院皮肤科主任医师谷梅提醒,夏季皮肤病高发,外用药品琳琅满目,患者需要正确用药,方可奏效。
* M- `9 Y( f1 I% O/ A% V/ L1 C. l G
首先,要根据皮损性质,选择适当剂型。皮肤外用药有溶液、粉剂、洗剂(水粉剂)、油剂、酊剂、软膏(包括油膏和乳膏)凝胶、硬膏、涂膜、液状涂剂、气雾剂等多种剂型。一般急性期皮损,局部红肿、水疱、糜烂,选用溶剂湿敷,后用油剂、软膏。“软膏,尤其是油膏,如硼酸软膏、红霉素软膏,在涂药的皮肤表面形成一层阻碍热量散发的油膜,炎症热量散发不出去,皮肤炎症就难以得到缓解。”亚急性期时,可酌情使用糊剂、粉剂、洗剂。慢性期皮损增厚,呈现苔藓样变,多用软膏、乳剂,有时也可用封包疗法。她特别提醒,有毛发的地方,不要使用洗剂。) A7 I* \& o. o
) n5 O2 F: ~# c' {8 e; F) ~
药品方面,要对症下药,比如激素药膏仅对应湿诊皮炎类皮肤病,忌用于真菌或病毒感染、结核性皮肤病,否则治不好还加重病情。药物对症了,用法也讲究,比如疥疮,同样用硫磺,成人用浓度为10%,而儿童只能用5%;正确使用要全身涂抹,一天两次,连续三天,中间不能洗澡。同样是外用药剂,糊剂要涂厚点,而软膏不能厚,只要薄薄一层就够。使用次数也不同,洗剂一般每天3~4次,而软膏药物只需1~2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