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式会员
- 积分
- 62
- 比特币
- 2820
- 威望
- 62
- 注册时间
- 2010-9-10
|
一是晚餐太晚。一些家庭要在晚上8、9点钟,甚至10点多钟才进晚餐。老人为了等儿子、儿媳们一起回家进餐,尽管肚子已饥饿,仍坚持忍受。小孩子肚子饿了要吃饭,爷爷奶奶总是说:“再等一下,爸爸妈妈就回来了。”长此以往,胃肠疾病自然难免发生。
- n( z: T( ~* z& e" A7 H
# h6 d* c/ A- U/ t! c1 s二是比例失调。一日三餐进食量的比例应当根据每个人的生活习惯及健康状况而定。一般来说,早中晚三餐的比例应为3:4:3;如果晚上9-10时睡觉,其比例应为4:4:2。这样既能保证活动时能量的供给,又能在睡眠中让胃肠得到休息。
9 Y+ E" N5 C) v9 p+ b j
- d2 S. s3 r' m0 O5 G三是营养过剩。晚餐菜肴丰盛,且多是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
! g$ N9 f1 ]( B& S/ E5 Y1 |$ {0 g4 o) b- ]' S$ u$ e3 Z+ B( m
晚餐中存在的问题严重损害人们的身心健康。调查资料显示,危害中老年人健康的心绞痛、心肌梗塞、糖尿病,与长期进食丰盛的晚餐有十分密切的关系。
2 s' K# e+ v. s
8 ^' [/ f- U/ s大量的高蛋白、高脂肪、高能量食物,会使血脂的凝固性增强,极易沉积在血管壁上,促使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又可导致肝脏制造更多的低密度和极低密度脂蛋白,把过多的胆固醇运载到动脉壁堆积起来,造成“雪上加霜”的局面。随着年龄增长,人体处理糖的能力下降。每天的热量供应集中在晚餐,会加速糖耐量的降低,加重胰岛负担,促使胰腺衰老,最终发生糖尿病。而糖尿病和血管病变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
& J: w, I2 \, D, b7 y+ Y4 I' a q5 }; G
进食后如果很快就上床睡觉,被食物充盈的胃肠可压迫肝、胰、胆等消化器官,极易发生胰腺炎、胆囊炎,有的甚至在睡梦中突然发生休克与猝死。晚餐太饱、太丰盛,消化液分泌供不应求,食物停滞于胃肠。高蛋白食物在肠道内受到厌氧菌的作用,胺、酚、氮、甲基吲哚等有害物质可直接刺激肠壁,还可进入血液,损害心、肝、肾、脑等重要器官。胆汁酸在肠道细菌的作用下,还会生成脱氧胆酸等致癌物质,因此,丰盛的晚餐是恶性肿瘤,尤其是结肠癌的重要诱发因素。% H5 J9 B6 a _+ c' \( i4 ^- m
1 W2 M- M8 U# w& ?3 @3 H: T+ m
一项实验结果表明,晚餐过饱会使人在睡眠中常做噩梦,久之引发失眠、神经衰弱等病症。其原因是胃肠紧张而又过重的劳作,会把大量信息传入脑细胞,兴奋的“波浪”扩散到大脑皮层,促使中枢神经系统兴奋、疲劳。有专家认为,长期失眠、多梦的患者,不妨在晚餐上找找原因,少而精的晚餐,或许可以解除失眠、多梦的痛苦。 |
|